曾梵志

我的首页

我的作品

展览展讯

我的相册

艺术资讯

推荐艺术家

媒体介绍

联系方式

评论文章

组织机构

评论文章
曾梵志:绘画是当代艺术中最难的

 本周日(5月25日),香格纳画廊北京空间将举办曾梵志个展《太平有象》,记者为此对艺术家做了专访。据曾梵志介绍,这次个展展出的都是他的新作,而“太平有象”就是其中一幅作品的名字。他觉得以此作为个展的名字对中国目前面临的状况比较贴切,他祈愿天下太平。   近年拍场受追捧   专访在上海波特曼酒店底层的咖啡厅里进行。有趣的是,10多年前,正是在这个酒店香格纳画廊起步,他们在二楼的长廊上挂上艺术家的画,每当有客人走过,香格纳画廊负责人劳伦斯就站在这些作品旁边为客人们做介绍。曾梵志一边回忆一边告诉记者:“本周末将在香港佳士得夜场拍卖的1996年作的《面具系列#6》就是在这里以1.5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的,当时这已经算是很高的价格了,记得当时劳伦斯激动得脸都涨红了。”可是,如今这幅作品在佳士得的估价为1500-2500万港元。从不完全统计来看,目前曾梵志的作品成交价格超过千万人民币大关的已有5件,而超过500万人民币的则达24件之多。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拍品大多都是去年秋拍卖会成交的,他的作品价格在去年秋拍会上出现大幅的飙升,显然他正受到买家...

我是艺术家,不是时尚先生

  以曾梵志的名字为关键词,做一道有关他身份的选择题:A.艺术家;B.有良好职业与生活品位的城市白领;C.有着成熟都市男人气质的平面广告模特。相信多数人看到他的第一眼,会与正确答案擦肩而过。   我不为时尚而时尚   如果在你脑中,艺术家多是一头长发披肩,一把大胡子垂胸,并略有些不修边幅,那么曾梵志在你眼中,可能太不像艺术家了。   采访前,他在酒吧里打台球。台球上方聚有一束光,桌边艺术家多说武汉话,他也在其中。第一眼看见他,留意到的是他的鞋,红色运动鞋。然后是他的背影,虽生于1964年,依据专栏作家韩松落的说法,这时间段出生的人,应已是大肚中年男子,但曾梵志不是,虽较之1993年往北京发展时“既瘦又帅”,略有发福,但还不算过分。   接下来,便是他的一身打扮,名牌牛仔裤,及做工精细的短皮夹克。   打了半晌球,不知输赢。坐下接受采访时,他先拿了一支雪茄在手。打火机吐出的火苗咝咝作响,烧燃雪茄,他抽了一口后,神态自然,目光平静。   如此,...

“心绪”的故事评曾梵志个展

 85年开始席卷整个中国大陆画坛的现代艺术热,轰轰烈烈地持续了好几个年头之后,现在一下子仿佛成了十分遥远的往事。我知道的一些很有才华的青年画家,有的已经远走异国他乡,有的虽仍在生养自己的土地上为寻求中国现代艺术的“对位性”而苦苦求索,但大多感到有些迷茫。   以上文字出现在曾梵志的第一次个人展览的“前言”里,批评家皮道坚在陈述曾梵志的艺术的时候,提示了这位还没有毕业的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的学生从事艺术的背景。   曾梵志的展览是1990年举办的,这年的武汉,85’时期的重要画家舒群放弃了他的“绝对原则”,开始了他百无聊奈的“加减乘除”的涂抹;任戬似乎感觉到他的混混沌沌的“早期东方意象”有些失控,开始了他的“扫描”,他希望通过一个假设的测量,来消解无意识的弥漫;也正是这年,王广义从珠海到了武汉,不知什么动机,“易燃易爆”的小装置是他实验的结果,同时,由于对古典艺术潜在的情结,王广义开始在古典名画上进行覆盖,之前的符号延续到这些作品中;武汉美术学院的魏光庆是曾梵志的老师,这年,他在实物上捉弄,他将一些让人感到焦虑的小装置称之为“黄皮...

曾梵志:扯下“面具”,寻找失落坐标

 当代架上画家曾梵志对“面”的喜好,在艺术圈内有口皆碑:他穿着入流,出入时尚场所,抽墨西哥雪茄,用Dunhill香水,把自己装扮得“不像邋遢艺术家,更像一个政客”;以油画“面具”系列闻名的他,又不甘心在艺术上故步自封,十多年间创作数次大开大阖,只求摆脱“面具画家”的尴尬。   如今,曾梵志在拍卖市场上身价早已超过百万人民币,被称作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艺术界的中流砥柱“五虎将”之一。即使是复制他的“面具系列”的版画,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和方巍版画工场的包装下,也要标价每幅5000美元以上。而在十年前,曾梵志这样的一幅画常常仅以几百美元卖予他人。   早年低价送画,如今高价买画   成名后的曾梵志很后悔当初的一些举动。在创作初期,他的作品多半都是送人,或是半卖半送。“那个时候你送给别人,别人还不一定想要。很多时候当别人说很喜欢你哪幅作品时,心情一激动,就会说‘那行,你随便拿两张走吧’。”曾梵志回忆说。   不知道是出于对当初颇具孩子气作品的眷念,还是自我炒作,当年经常送画给别人的曾梵志,如...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Processed in 0.418(s)   27 queries